
众所周知,潜水表的主要性能就是超强的防水性。现如今的大部分腕表都具备防水的功能,但普通的防水功能仅限于生活防水,即洗脸、洗手等不会让手表浸泡在水中的情况。而对于潜水表来说,这一点远远不够。由于潜水表关系到潜水者的安全,因此对于腕表的精准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水、灰尘磁场和震动等因素对于腕表的精准性都会产生影响。在众多影响精准性的因素中,防水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要实现超强的防水性能,离不开表壳和表冠的独特设计。特别是表冠的设计,毕竟这部分是唯一连接机芯和外界的通道,也是潜水表实现防水性能的关键所在。为了防止水分通过表冠进入机芯,影响腕表的正常运作,制表师们研发出一种旋入式表冠的设计,将表冠的连接处加入橡胶制成的防水胶圈,当表冠被拧紧时,水分会被严密地隔绝在表壳之外。除此之外,螺旋纹路保证了水下手指对于表冠的摩擦力,因此很多潜水表采用了大表冠的设计,并且在其之上增加了更深的坑纹处理,这样方便在水下操作时更加防滑。

旋入式表冠是潜水表市场中常用的表冠设计结构,这种经典的结构出自劳力士的经典设计。然而这种表冠虽然在防水上十分可靠,在使用上却略有不便,最大的问题在于多次旋转表冠,会导致螺纹的磨损,从而影响腕表的防水性。于是便出现了其他设计结构的表冠,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度(Mdo)设计 Aquadura软木塞密封表冠系统,这种系统以天然软木嵌于表冠内,确保防水性能。如何防止软木这种材质老化的情况呢?品牌对其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得软木常年保持湿润和弹性,即使在表冠没有完全按紧的情况下,依然防水。但美中不足则是这样的设计只能满50米以内的防水,更适合一些浮潜爱好者佩戴。沛纳海( Panerai))则另辟蹊径,设计了桥式拉杆锁定表冠结构,并且在1956年获得了专利。该设计通过采用一个控制杆将表冠压在表壳上,使得手表的防水功能显著增强,防水性被验证可抵受1,000米水压。至今,这个装置仍然是沛纳海特有的标志之一, Luminor系列的表款也有适合左手操作的左把表冠。积家( Jaeger-LeCoultre)自行研发的 Compressor表冠,采用品牌硏发的压缩螺旋装置,藉由旋转来压缩空间,让表冠内的密封胶垫达成完全的水密状态,进而提高防水性。设计有红白两色箭头,白色箭头代表已锁上表冠,红色箭头代表已旋开表冠。除此之外,卡地亚( Catier) Pasha系列的表冠和汉米尔顿( Hamilton)的蛙人潜水表的表冠,都加装有增强防水性能的螺丝式保护表冠,并以一条环扣链接到表身,防止意外掉落遗失。

雅典( Ulysse Nardin)与海洋的渊源也由来已久,制表厂的早期声誉基于精准可靠的航海天文台时计,作为重要的导航仪,这些时计帮助海员通过天文导航确定经度。制表厂同样凭借坚固耐用、绝对阳刚的潜水系列在水下实现的成就而著称。Deep Dive千米潜水表是一款潜水腕表力作,1000米的防水深度,令深潜作业毫无障碍。该腕表的最大特点包括位于2时位置表冠上的可拆卸钛金属保护装置,9时位置的排氦阀,适用于长时可深潜或饱和潜水。另外橡胶表带也有亮点,它配有一个可扩展组件,在潜水期间,可根据氯丁橡胶潜水服压缩引起的手腕尺寸变化而调整。大表圈配有12个凹槽齿,戴着潜水手套也易于操控。

浪琴( Longines)经典复刻系列传奇潜水员腕表以二十世六十年代品牌生产的一款潜水腕表为原型,体现了运动和优雅的结合。半圆形表镜以及内置双向表圈,还原了当年的技术特点,颇具复古情怀。现代风格的黑色PVD表壳,蓝宝石玻璃表镜,两个旋入式表冠,以及旋入式表背,保证了300米的防水性能。潜水表圈可通过位于2时位置的表冠控制启止,以帮助潜水员确认剩余的潜水时间。黑色漆绘表盘上,在6、9、12时位置饰以清晰简明的数字时标,所有时标、数字和指针均涂有 Super-LumiNova夜光涂层,以呈现清晰准确的读时。直径42毫米的黑色PND表壳搭载浪琴表独家自动上链机芯,旋入式表背。刻潜水员图案。

天梭( Tissot)海星潜水1000系列石英款腕表为水下探险家们提供了探索另一个世界可能性。腕表刻度专为潜水者而设计,采用夜光设计,即使在漆黑的水下也能毫不费力地快速读时。同时,腕表具有实用的安全功能,逆时针旋转表壳根据氧气瓶的消耗时段设置了20分钟的安全时间,期间每分钟均有标记,并且每5分钟指示一次,令水下探险过程更加安心。此外,表冠表壳、指针采用防水设计,防止腕表因渗水而受损。腕表设计大气刚毅,与潜水爱好者孜孜不倦冒险的精神不谋而合,腕表后盖镌刻着海马世界,象征着佩戴者能够如水下生物一般在曼妙的海底世界游刃有余,勇往向前。